如何在15天內準備一場演講,我從這件事學到了什麼

某天當我在大陸出差的時候,正逢世足賽期間,躺在酒店床上看比賽看到快睡著時,Line忽然響起主管的來電,問我能否在兩週後的集團主管共識營擔任某個session的講者;一時之間想不到拒絕的理由,所以我就答應了,然後當晚就失眠了。

Day1-3

當時該主題對我來說只是行銷名詞的集合,我甚至不確定真實世界的它是什麼意思,加上甫從電信業跳回醫療科技業,所以先花了三天的時間思考我能不能講點別的,還跟醫療界的好同學好朋友們諮詢了最近比較潮的趨勢,掙扎了三天之後,終於面對現實開始著手準備這個主題。

Day4-10

我開始用關鍵字搜尋review性的文章,除了直接google之外,也在youtube及twitter上搜尋,然後一邊在我腦海中勾勒聽眾的樣子:高階主管、有多種不同的背景、有IT人、有醫師、有行政營運者、財會法務等,一邊思考著主管說的演講目的:要輕鬆有趣、要帶到公司產品、要讓大家了解這個主題,要配合會議時間可講到50分鐘,同時也要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結束。

我在準備的期間腦海一直浮現WTF之類的字眼,為什麼是我WHY ME?!#@...,講得好或許可以一戰成名,講不好就是試用期還沒過人就黑了,但是再多的心裡糾結都無法幫助我完成這個任務,我只好開始鼓勵自己,說服自己要感謝主管給的這個大好機會,把握時間刻意練習,拿出自己最專業的一面。

我大量的吸收閱讀該主題的文章,寫下重點,然後也在slideshare上看看別人怎麼講這個主題,用什麼樣的架構來起承轉合,把我的大綱訂出來之後,心裡慢慢感到踏實;接下來,我思索過去接觸過的實際案例,即使是其他產業的經驗,也放入我分享的內容中,因為有故事、有真實的使用者、有實際的應用情境,會讓一般聽眾比較容易了解你要講的內容。

那麼,如何讓內容變得有趣呢?透過youtube我找到一些科幻電影的片段,跟主題相關度很大,還順便看完了一部相關的美劇激發一些靈感,我還花了時間剪接了影集的片段,作為這個主題負面爭議的梗;還花了兩天參加agile summit,幸運的聽到一個應用可以作為案例分享。

Day11-12

截至此時,我覺得我儼然已經是這個主題的專家了,有各種領域的案例可以講,有各面向的議題可以討論,再來必需要去蕪存菁精簡內容了,由於簡報時間必須能夠可長可短,所以這兩天就專注在安排power point的順序,將要表達的內容以圖片取代,盡量減少文字,到時候才能精準控制時間,不會受到簡報內容影響。

Day13-14

這兩天,用來準備簡報時具體要說出口的文字,我會把每一個要說出來的字先打下來,然後反覆朗誦出來,包括語氣,停頓點等等,感覺不順就改,同時確保全部講完不會超過時間;接著,將簡報中的圖片或文字加上動畫顯示,確保可以在不用雷射筆的情況下,讓聽眾聚焦在我當下要講的內容。

Day15

登場前最後一天,我已經可以再不看簡報的情況下,在腦海中過一次所有內容,我利用所有零碎的時間(例如走路、搭車,吃飯、上廁所等等)在心中默念每一句話,包括自我介紹,確認自己對內容無比熟悉,不會因為緊張、恍神或是器材出問題而亂了口條或是腦中忽然斷片忘記自己要說的內容。

Show Time

果然我的時間因為會議延遲,縮短了10分鐘,因為有沙盤演練,我能夠很快地決定要跳過的橋段,由於有了動畫與實際案例的輔助,我看得到聽眾們的聚精會神,一眼望去大概只有我的下一位講者還盯著自己電腦看,即使我很緊張,但是因為刻意練習過,幾乎是在反射的情況下準點完成我的分享。

我的Retrospective

為了拉近我跟聽眾的距離,我站到講台下,並且在講的時候移動我的位置,可因為緊張,我意識到自己晃動得太頻繁,不夠穩重,事後的照片也發現自己的站姿不是很好看,所以在臉書上提出來,然後Daniel就分享了一本書:The Exceptional Presenter,很簡單的內容卻很實用,我後來的幾場對客戶簡報或是產品教育訓練都有慢慢調整,感覺還不錯。

而當天的聽眾也陸續在會後給我正向的回饋,到目前已經兩個多月過了,還是有人看到我會說當天的分享很棒講得很清楚,讓我覺得開心,一切的辛苦準備都值得了。

我從這件事上學到的事

1.刻意練習某件事的確會讓自己強過多數的人,也顯得專業

2.面對事情,可以不爽,但是不要不爽太久,如果是自己能力所及的,趕快開始做趕快做完就好了,不需要浪費生命去抗拒、去推託,用心去做,自己必然能有所成長。 


同步發表在Medium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