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味的Scrum

紫色CSM中,Daniel毫不避諱地說:很多敏捷run到最後大多會失敗。沒想到這天(在我心裡)究竟還是來了。


這一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崩壞的呢?以下是我個人的opinion,團隊中的其他人不一定有一樣的感覺。2017年3月之前有一陣子,我覺得帶團隊隨便用什麼方法都work,我好強大,就像站在鐵達尼號上的Jack一樣,好想吶喊:I’m the king of the world!

然後一個個把我們部門同事找齊的老闆,就離職了。
然後當初要成立我們部門的大老闆,就被調單位了。

Bad Sign #1:失去Police Officer-PO

我心想,能有多糟呢?只不過是換老闆嘛...
我們已經是個self-organized的團隊了;我們的Daily stand up很有效率,review meeting團隊可以很自豪地展示成果,當下提出的意見也都能開放的討論,並視情況在下個sprint改善,retrospective可以聽到大家提出問題跟action,refinement, planning meeting時PO與團隊能夠充分對需求進行討論。
接手我們部門的一號老闆,讓我們繼續自生自滅自主運作了幾個月,只是偶而會暗示我們能不能加班趕進度;然後他到了9月就被換掉了。接手我們部門的二號老闆,是PO team的老闆,所以現在我們跟PO是同一個部門老闆了。
之前,雖然我們跟PO偶而有些小衝突,但是大家都還是遵守agile框架下的一些規則,遇到產品出問題,二號老闆會盯PO,PO就會盯團隊,或是跟我們部門的老闆投訴。但現在二號老闆變成我們部門的老闆,遇到問題時,看到誰就找誰處理,然後每個聽到的人想法都不一樣,所以每天都要額外花好多時間同步問題。

Bad Sign #2:失控的技術債

二號老闆過去反應很久,都被PO擋下來的問題,現在終於有機會被二號老闆直接變成priority 1了。團隊也下定決心去面對幾個“不能說的問題”,將過去work around的問題一個一個掀開來,然後,就有整整兩個月的時間,都在進行一個“改A壞B的”無限循環,每次加班後的產出是“fix一個bug送三個bug”的概念,沒有一個人清楚前人埋下了多少驚喜在裡面。
某一次的討論中(精簡修飾過):
A:前人很奇怪,超愛自己造方輪子,用不到1000公里就爆胎,然後我們還拿著爛輪子一直補。
B:前人已經離開1年多了,前人的問題是既定事實,關鍵是現在我們決定怎麼做。
最近只好準備再花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部分refactor,靠著大家一起code review,將各自知道的細節分享出來並進行文件紀錄。

現在重新看著我今年6月去新竹敏捷社群的分享,還有過去的文章,會覺得:這些真的是我寫的嗎?
My Opinions:
  • 真的想請顧問導入敏捷,預算要編夠,不要為了省錢省時間,把最重要的手把手省掉了
  • 如果甲乙兩方的目標無法一致,那敏捷不會真正的work
  • 當你想獲得支持的時候,先用自己的力量得到quick win,就會吸引別人開始幫你
  • 如果對方不care,再多的teaching or sharing都只是blahblahblah
  • 觀察什麼是團隊最急迫的問題,在團隊有需要的時候提供引導
  • 對別人有用的經驗,不一定適用自己的團隊,小心判斷要不要用、用的時機與方式
  • 不要試圖控制別人,就像自己不喜歡被別人控制一樣
  • 改變自己的心態,海闊天空


會不會從頭到尾改變的都只有我一個人,因為自己的改變,所以感受有所不同。然後因為自己的心態又改變了,所以才會寫出這篇文章。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